【編者按】
2021年2月3日,經國際和平城市協會批準,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獲準成為第307座國際和平城市。《山河銘記 和平永續》專欄本篇稿件走進湖南芷江,看和平文化在芷江這座小城的傳承與發揚。
央視網消息 第六屆中國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將于9月4日至5日在湖南芷江舉行。作為國際和平城市,芷江用和平文化與城市特色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向世界傳遞和平文化。
把和平發展為節日:讓和平文化創新傳播
自2003年起,芷江已成功舉辦五屆“中國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共吸引80多位國家政要、300多名飛虎隊老兵及其親屬、歷史親歷者和1000余名友好人士參與,并相繼開展了大型文藝演出、侗鄉盛世千人合攏宴、中外來賓種植和平友誼樹、經貿洽談等活動。在創新傳播和平理念的同時,也為促進國際文化交流貢獻了“芷江力量”。
用和平搭建溝通橋梁:讓和平跨越語言與國界
芷江以歷史記憶為紐帶,以民間外交為渠道,以青年交流為載體,以和平為主題,搭建與世界溝通的橋梁。
文化為橋,擴大城市“朋友圈”。芷江以和平文化為紐帶,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敞開胸懷廣交天下朋友,先后與法國諾曼底格朗康邁西市、美國北卡羅來納州莫爾郡松鶴市、俄羅斯聯邦列寧格勒州基洛夫斯克市締結友好城市。
以館為橋,促進文化交流互鑒。芷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芷江飛虎隊紀念館與多國紀念館締結為友好館。這些友好紀念館作為和平的紐帶,持續發揮著作用,提醒人們珍惜和平,共創美好未來。
教育為橋,促進國際青年交流。芷江第四中學成為美中航空遺產基金會在中國啟動的第一所“飛虎隊友誼學校”,“漢語橋”飛虎隊夏令營的舉辦則讓年輕人拓寬了國際視野。
發展為橋,凝聚和平共識。和平文化論壇是“中國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03年舉辦以來,和平文化論壇吸引了多國政要、專家學者及和平友好人士紛至沓來。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們齊聚芷江,圍繞和平主題,各抒己見,展開深入探討與交流。
將和平融入城市基因:把和平文化融入生活點滴
在芷江,和平文化已經融入城市基因,融入日常生活。它是青年穿過和平廣場去買一杯“勝利拿鐵”,它是返鄉大學生在高鐵站口掛起的和平標語……
在這里,和平是城市獨特的文化印記。和平大橋、和平劇院、和平大道、和平廣場……一個個以“和平”為名的地標如同散落在城市各處的文化印記,串聯起芷江走向和平發展的歷史軌跡。在街頭巷尾,和平演出隊伍、和平使者、和平學校、和平家庭創作和平歌曲、編寫和平故事,助力和平城市建設,進一步擴大芷江的國際影響力。
圖為芷江和平大橋(圖片來源:芷江侗族自治縣委宣傳部)
在這里,和平文化為城市發展提供新動力。2025年上半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接待游客約14.9萬人次,同比增長51.93%;“五一”期間,“和平芷江•共迎盛會”系列活動為文旅注入新活力。
圖為2025年“五一”期間芷江舉辦的“藝韻芷江 獻禮和平節”活動(圖片來源:芷江侗族自治縣委宣傳部)
在這里,和平被納入教育及研究體系。芷江將和平教育納入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學生在歷史故事與實踐體驗中厚植和平意識;同時,依托研究機構,圍繞抗戰歷史、國際和平理論等課題開展深度研究,產出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學術成果,為和平理念的理論建設添磚加瓦。
圖為芷江清江村風光(圖片來源:芷江侗族自治縣委宣傳部)
芷江將和平刻進城市基因、融入人民生活、寫進發展邏輯。第六屆中國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即將開幕,讓我們共同走進芷江,見證和平文化在芷江這片土地上譜寫新的樂章。(傅蕾 陳稼 歐峰 孫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