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3年打造的大型實景音樂劇《昆侖之約》,5月28日起在烏魯木齊市南部的天山腳下震撼開演。
《昆侖之約》以《山海經(jīng)》《穆天子傳》等典籍記載為故事藍本,通過“昆侖之約”“以夢為馬”“以諾為車”“以心為輪”“天地和鳴”5幕劇情,講述了西周時期周穆王履先祖黃帝與西王母約定,不遠千里赴西域,歷經(jīng)重重磨難,終于實現(xiàn)與西王母昆侖之約的經(jīng)典故事。
遠處是巍巍山峰、蒼翠松林,近處舞臺上,氣勢磅礴的西周宮殿建筑群與西域美景東西呼應(yīng),通過先進的聲、光、LED大屏等技術(shù),以及火、冷霧等特效,將戈壁、雪山、草原、湖泊等自然景觀“搬上”舞臺,實現(xiàn)實景與虛景相融合,營造出大氣、瑰麗和浪漫的藝術(shù)氛圍。
據(jù)烏魯木齊交通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總經(jīng)理助理、《昆侖之約》出品人楊波介紹,這臺劇目場地核心區(qū)占地9.6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7萬平方米。全劇群演622人,核心演員15人。舞臺區(qū)寬200米、縱深150米,建設(shè)高度13.2米,劇場可容納3500余名觀眾觀看。
作為烏魯木齊市文旅重點建設(shè)項目和文化惠民工程,這臺節(jié)目自開演起至“十一”假期前后,每日都有演出。
烏魯木齊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局)黨組副書記、局長朱新榮表示,烏魯木齊市將努力把《昆侖之約》打造成當?shù)匚穆萌诤习l(fā)展的一張金名片,通過文化整合、生態(tài)融合、人文互動,不斷提升完善配套服務(wù),使觀看《昆侖之約》成為烏魯木齊乃至全疆旅游最具代表性的文旅線路。(記者:潘瑩 周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