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從化供電局工作人員在從化蓮麻小鎮內進行用電檢查。(資料圖)廣州供電局供圖
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鄉村是“兩山”理念落地的關鍵場域,電力則是激活鄉村生態價值的“金鑰匙”。據了解,廣州供電局以電氣化升級為抓手,推動鄉村生態保護與產業振興雙向奔赴,讓田園風光變身“聚寶盆”。
在廣州從化蓮麻村的山香酒坊里,電能替代的“綠色效益”清晰可見。“柴火灶換成智能電鍋爐,不僅每月產能從3000斤躍升至3萬斤,酒質更純,電費還省了近一半,院里再也沒了黑煙味。”酒坊負責人白先生的賬本上,生態賬與經濟賬同樣亮眼。
如今,廣州鄉鎮已建成349個充電站點、2244支充電樁,形成“鎮鎮全覆蓋、村村相連通”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網格。“新能源車游客直接開到果園門口充電,采摘、住宿生意比以前火了40%。”花都區赤坭鎮徐大哥的農莊里,光伏板在屋頂發電,充電樁在院外迎客,綠水青山間,“生態顏值”正實實在在轉化為“經濟價值”。
綠色電力的應用場景也在不斷拓展,8月起,廣州供電局建設運營的710座充電站、7280支充電樁全部接入100%綠電,服務“十五運”綠色出行,預計年底前推動綠電消費近4500萬度。
與此同時,電力基礎設施的夯實,給鄉村“兩山”轉化注入底氣。2024年,廣州鄉村配電網投資達33億元,同比增長35.2%,農村停電時間下降32.7%,戶均配變容量提升至5.1千伏安/戶。2020年至2025年,廣州實現清潔能源全額消納;截至目前,光伏裝機超370萬千瓦,僅分布式光伏就能為百萬市民提供“零碳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