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啟動儀式現場。李雋 攝
當日,北斗規模化應用研討會暨瀾滄江流域上游水電站GNSS連續運行參考站啟動儀式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標志著中國水電行業首個利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成的流域規模化應用項目正式投運。
宋超智表示,當前,在全球智能技術發展與產業格局重塑的發展背景下,水利水電行業正加速向智能化、精準化、高效化方向邁進,這對時空信息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北斗的規模化應用,為水利水電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圖為項目啟動現場。李雋 攝
2024年6月,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共同攜手,在瀾滄江上游水電工程中展開北斗規模化應用實踐,先后攻克高寒、高海拔、高落差、復雜地形等多項技術難題,截至目前,已建成了22座北斗連續運行參考站,經過試運行,系統穩定,數據精準。
瀾滄江流域作為中國清潔能源開發的重要戰略區域,其工程建設全過程都體現了測繪科技與工程實踐的深度融合與創新。
圖為啟動儀式現場。李雋 攝
“它不僅將為流域水電站的安全建設、高效運營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時空信息支撐,更彰顯了我國自主衛星導航系統在關鍵基礎設施領域的核心競爭力。”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段川說。
瀾滄江流域上游水電站GNSS連續運行參考站系統形成了高海拔地區工程建設項目首個全天候地基增強系統,將為瀾滄江流域上游各水電站及其周邊區域提供高精度、實時、動態的空間位置基準服務,顯著提升工程健康監測、庫區地質災害預警、工程測量、智能建造、智慧運營等業務的精度與效率,同時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流域生態安全和提升工程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北斗導航作為我國自主可控的大國重器,其規模化應用是科技轉化為服務國計民生、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參考站不僅是瀾滄江水電的支撐,更是北斗服務國家工程規模化應用的重大突破,系統驗證了北斗在關鍵場景下的可靠性,樹立了能源行業新標桿。”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劉先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