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9月5日在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宇樹科技展廳拍攝的機器人拳擊賽現場。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在智博會N3展館,一個精心設置的小型“格斗場”被觀眾圍得水泄不通。兩臺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拉開架勢,正在進行一場令人驚嘆的拳擊賽。它們拳來腳往,倒地后五秒之內就自主站立起身,動作麻利。
記者在本屆智博會發現,今年機器人技術更趨“具身化”與智能化。很多公司推出了新產品,成為展會上的“頂流”。一些具身機器人,可模擬人的步態、舞蹈動作等,也能結合溝通對象的手勢和實時場景進行交互。
交互能力提升,是本屆智博會機器人展區最顯著的變化。以往的機器人多以獨立運行為主,例如跑步、爬樓梯、跳舞等單機展示,或僅限于響應人類指令的被動交互。而今年,機器人之間已經能夠實現主動的多機協同交互,例如在擂臺上自主格斗、組隊踢足球等動態對抗與合作場景,呈現出更復雜、更智能的互動形態。
在全屋智能展區,未來家庭的輪廓清晰可見。
展區內的陽臺區域,窗戶自帶的風雨傳感器會主動感知,如果遇到狂風暴雨,三秒內就能完成關窗;廚房里,如遇湯鍋沸騰即將溢出,油煙機會自動感應主動調小火……這些會“思考”的家居產品,展現出未來生活的便捷與貼心。
觀眾在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現場了解智能家居設備。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以前的所謂智能,其實就是單機遙控,開機、關機、調溫度,都得人來操作,反應也是比較機械的……”在現場體驗的市民劉麗感慨道,“但現在完全不同了,家里的電器真的變‘聰明’了,會主動配合人,這才是我們想要的智能化。”
本屆博覽會上,全屋智能家居解決方案,日常用的智能小家電、旅行露營的智能外設,甚至是寵物使用的智能設備都有所展示,讓人們感受到智能設備正加速滲透生活場景。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板塊是本屆智博會的重點領域之一。在長安汽車展出的汽車內,只需輕聲說一句“有點熱”,車輛便迅速響應:自動調低空調溫度、開啟座椅通風,并微微調暗車窗遮光,帶來一陣清涼舒適的氛圍。
記者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展區了解到,當前,AI大模型加速“上車”,車輛逐步具備“情感感知”能力,更智能化的技術也讓汽車“更聰明”“更安全”。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明確了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總體要求、發展目標和重點方向。可以預見,隨著技術迭代與成本降低,智能終端將深入生活各個角落。它們可能不再只是工具,更成為感知需求、提供陪伴的“數字家人”。